作为“舌尖上”的用具,餐具的材质五花八门,这也让我们格外关注它们是否会影响到我们的健康。
生活中常用的餐具材质多为塑料、陶瓷、不锈钢、铝、玻璃等。塑料属于有机材料,或多或少会对人体产生危害,且塑料不耐高温、容易变形。不锈钢可弥补塑料的缺点,具有耐高温、不易变形,相对安全的特点。
陶瓷属于脆性材料,容易破碎、重量较重、不方便携带。不锈钢可以弥补陶瓷的缺点,具有不易破碎、韧性较好、重量适中等特点。
铝制品餐具较轻,价格也较便宜,但是铝制品餐具的使用范围有限制,如使用铝锅制作含酸或含碱的食物时,容易使铝溶解于食物中,对人的健康产生威胁。
木质餐具安全环保、高颜值、装饰性强,与冷冰冰的金属,轻飘飘的塑料,重重的陶器不同,木器显得有质感和温度,天然的纹理更是生命的痕迹,充满了生活感。但是木质餐具容易受潮、发霉、滋生细菌、损坏、不易清洗。而不锈钢表面光滑、不易滋生细菌、容易清洗。
鉴于不锈钢的众多优点,不锈钢厨具备受大家青睐,比如不锈钢筷子、刀、叉、勺、碗及果盘等,常见牌号为304不锈钢。
不锈钢耐锈蚀,那是因为不锈钢表层有一层保护它的“钝化膜”,当这层保护膜存在缺陷或者被破坏时,不锈钢也就会发生腐蚀。随之,问题也来了,家里这么多餐具,生锈了还可以继续使用吗?
当不锈钢餐具出现腐蚀现象后,可以依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继续使用还是弃用。不锈钢材质中包含的铁、铬、镍都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,不过,人体中这些元素的含量极少,正常情况下,铁含量约为3 - 5克,铬含量约 6 - 7 毫克,镍含量约10毫克。倘若人体摄入过量的铁、铬和镍元素,就可能导致肠胃不适、恶心、呕吐、过敏等症状。
鉴于此,若不锈钢餐具表面仅有轻微腐蚀,可继续使用;若表面腐蚀情况较为严重,则应停止使用并及时更换。
在日常生活中,做好不锈钢餐具及其他用品的腐蚀防护工作,对于节约钢铁资源、保障身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。依据不锈钢容易被腐蚀的条件,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:
(1)购买不锈钢餐具时,注意挑选表面光滑、无夹杂物的产品。
(2)应尽量避免用不锈钢餐具盛放食用醋或腌制食材,使用完毕后,及时清洗并沥干水分。
(3)不要使用钢丝球、小刀之类的硬质物品清理不锈钢表面的污渍,若其表面出现划伤,不要马上使用。
(4)若不锈钢餐具表面已经有腐蚀斑,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可使用细砂纸对其进行打磨抛光,然后放置一段时间,待打磨后的表面重新生成保护膜、完成自修复后再继续使用。
综上可知,当不锈钢餐具发生腐蚀现象后,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继续使用还是弃之不用。